牙科网

牙齿可谓是我们是紧要的身体一部分,但凡从口腔进入的东西,或者发音等,都和牙齿关连在一起。牙齿是我们健康长寿的守护神,由此可见从小爱牙护牙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糖尿病禁牙拔除术”,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有Ⅰ型及Ⅱ型之分。绝大多数为原发性,Ⅰ型病人的遗传倾向明显;Ⅱ型多见于中老年。其特征为高血糖、尿糖、葡萄糖耐量降低等。早期多无症状,至症状期方有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并可伴发心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心血管病变,为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因之引起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简称高心病)、视网膜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作为代谢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人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高于正常人,伤口的愈合因蛋白合成障碍可能延迟。

一般拔牙或小手术用局麻者,特别是术后能进食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糖尿病的影响较小,对糖尿病原有的治疗方案不必改变。拔牙时,空腹血糖以控制在8.88mmol/L(160mg/dl)以下为宜。未控制而严重的糖尿病,应暂缓拔牙。

糖尿病病人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l~2h进行,因此时药物作用最佳。术后应注意进食情况、继续控制血糖,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精选阅读

牙拔除术的拔牙步骤


牙拔除术的拔牙步骤

(一)分离牙龈:

目的:安放牙钳时,为钳喙插入龈沟下提供空间,防止夹伤牙龈;避免拔牙动作连带造成牙龈撕裂。

方法:自牙的近中或远中,紧贴牙面插入龈沟,直达牙槽突顶(器械与骨接触),沿龈沟分离至牙的另一侧。先完成唇(颊)和舌侧,再分离邻面。

(二)挺松患牙:

对牢固的或死髓牙,或牙冠有大充填体,或冠部破坏大的牙,可先用牙挺将牙挺松至一定程度后,改用牙钳。

(三)安放牙钳:

合理地选择使用的牙钳,张开钳喙,沿牙面插入已被完全分离的牙龈间隙内,推进至牙颈部外形高点以下,尽量向根方推入,保持钳喙与牙长轴平行一致,夹紧患牙,必须再次核对牙位。

(四)患牙脱位:

1、摇动:主要适用于扁根的下前牙、前磨牙和多根的磨牙。

摇动次序是先向弹性大、阻力小、牙槽骨比较薄的一侧进行,而后沿唇(颊)-舌(腭)方向另一侧摇动。

2、扭转:主要用于圆锥形的单根牙(如上颌中切牙和尖牙)

3、牵引:一般是使患牙脱位的最后步骤,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牙。

直根牙可作直线牵引,弯根牙沿与根相近的弧线进行,多根牙向各根阻力合力最小的方向牵引。

(五)拔牙后的检查及拔牙创处理:

牙拔出后,首先检查牙根、拔牙窝、牙槽骨等的状况,并作相应处理。

经上述处理后,在拔牙创表面,用消毒的纱布棉卷横架于两侧牙槽突,嘱病人咬紧,30min后弃除。有出血倾向者,经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方准离开。

(六)拔牙后注意事项:

拔牙后24h内不可刷牙或漱口;

拔牙当日应进软食,食物不宜过热;

避免患侧咀嚼;

勿用舌舔创口,更不可反复吸吮。

各类牙拔除术的麻醉


一)上颌前牙拔除术的麻醉选择

上颌中切牙、侧切牙拔除时多选用唇、腭侧局部浸润麻醉,也可选择眶下孔和切牙孔等阻滞麻醉。上颌尖牙拔除时,因上牙槽前神经与上牙槽中神经、鼻腭神经与腭前神经多在此交叉,故最好选择唇、腭侧局部浸润麻醉。

(二)上颌双尖牙拔除术的麻醉

上颌双尖牙拔除时一般采用颊侧局部浸润麻醉,腭侧局部浸润或腭大孔麻醉。

(三)上颌磨牙拔牙术的麻醉

上颌磨牙拔除主要选择上颌结节及腭大孔麻醉,但在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处,上牙槽后神经与上牙槽中神经有交叉,因此,拔除上颌第一磨牙时还应在其颊侧近中作浸润麻醉。

(四)下颌前牙拔除术的麻醉

下颌前牙的拔除可选择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加舌神经阻滞麻醉,或唇、舌侧浸润麻醉。因两侧神经在中线有交叉,故下颌中切牙拔除应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五)下颌双尖牙、磨牙拔除术的麻醉

下颌双尖牙、磨牙拔除术应同时使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舌神经阻滞麻醉和颊神经麻醉。

本文关键词:补牙镶牙指南 专家谈补牙镶牙 补牙镶牙的方式 补牙镶牙须知

牙拔除术术前检查与评估


1.对于符合拔牙适应证的病人详细地询问病史是对其全身状况进行判断的开端。在关注患牙局部症状的同时,必须对可能影响拔牙手术实施及预后的各种系统疾病作出深入的了解。对于患有全身系统疾病的病人,即要了解所患疾病的类型,更重要的是掌握所患疾病的病程和病期,疾病目前控制水平,以便确定在当前情况下是否适宜进行手术。同时对系统疾病的发病前驱症状(如心绞痛发作时的疼痛部位和方式),应急药物的种类和效果加以记录,以提前发现术中病情的不良逆转,及时有效地采取调控措施。对于日常的用药应特别注意是否使用可能对手术产生影响的药物,如抗凝剂等。

基本的体格检查是必要的,血压、脉率等重要生命体征应当记录。必要时应作心电图、血液生化检查。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根据具体病情、病理生理特点、手术性质和要求,对病人的全身情况和麻醉耐受能力等提出比较全面的估计和分级:

第1级:病人的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正常,发育、营养良好,能耐受麻醉和手术。

第2级: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虽然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健全,对一般麻醉和手术的耐受仍无大碍。

第3级: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受损,虽在代偿范围内,但对实行麻醉和手术仍有顾虑。

第4级: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威胁着生命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均有危险。

第5级:病人的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的威胁,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如系急诊手术,则在评定级后加E,以资区别。

2.对口腔情况做全面细致检查,然后再检查将要拔除的牙。在对口颌系统检查时应当注意口腔黏膜的情况,对牙龈、舌体、口底等区域的溃疡或新生物要有足够的警惕;拔牙术可能对颞下颌关节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颞下颌关节的检查应当常规进行。对将要拔除的牙要判断龋坏程度,是否做过根管治疗,牙根的数目及有无弯曲或变异(通过x线片检查),有无根尖周组织病变,有无骨质增生,牙周组织有无炎症,牙槽突有无隆起或前突。口腔检查还要对邻牙的状况,特别是大充填体、隐裂给予关注。对松动牙的检查也要审慎,避免简单判定为牙周病而漏诊颌骨内病变。对所拔患牙的检查将决定手术的路径、器械的选择、技术手法的运用。

3.拔牙术前常需作X线片检查。X线片除用于判定牙根的情况、根周病变、牙槽骨密度、有无牙根固连外,也是了解患牙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邻牙相互关系的主要手段。锥形束CT(Cone-beamCT)能够更好的显示颌骨、牙槽突、牙及周围病变和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从三维的各种断面反映局部的细节,正在成为极具临床价值的检查手段。

在复杂的局部病情和全身背景交织的情况下,应详细、全面地收集病情资料,会同各有关科室医师共同商讨,审慎地决定可否拔牙。如决定进行手术则应周密准备,术前采用调控、预防措施,术中准确判断病情变化,以娴熟轻柔的动作快捷完成手术,术后不能放松监控和预防,应避免完成手术即可终止责任的想法,也应将牙拔除术按标准外科手术进行围手术期管理,以保障在充分防治并发症的前提下,创口顺利愈合。

牙拔除术禁忌证


牙拔除术禁忌证

牙拔除术的禁忌证之肾脏疾病

各类急性肾病均应暂缓拔牙。对各种慢性肾病,应判定肾的损害程度。慢性肾衰竭临床上较常见,引起的原因甚多,包括长期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肾结核、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舍格伦综合征)等。如处于肾功能代偿期,即内生肌酐清除率>500%,血肌酐132.6μmol/L(1.5mg/dl),临床无症状,则拔牙无问题。但应注意预防感染,因其可使肾功能恶化。对于慢性肾衰竭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人,患牙作为病灶具有较大危害时,可在完成一次透析后进行手术,应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肾负担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

牙拔除术的禁忌证之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为甲状腺呈高功能状态,其特征为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率增加和自主神经系统失常。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病人多有神经系统症状(易激动、舌及两手平举向前伸出时有细震颤、失眠、紧张、焦虑等),高代谢症群(怕热、多汗、心动过速等),甲状腺肿大及突眼等表现。手术之精神刺激及感染可能引起甲状腺危象,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拔牙应在本病控制后,静息脉搏在100次/min以下,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方可进行。注意减少对病人的精神刺激,使病人不恐惧、不紧张。麻药中勿加肾上腺素。术前、术中、术后应监测脉搏和血压,注意预防术后感染。

牙拔除术的禁忌证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有Ⅰ型及Ⅱ型之分。绝大多数为原发性,Ⅰ型病人的遗传倾向明显;Ⅱ型多见于中老年。其特征为高血糖、尿糖、葡萄糖耐量降低等。早期多无症状,至症状期方有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并可伴发心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心血管病变,为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因之引起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简称高心病)、视网膜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作为代谢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人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高于正常人,伤口的愈合因蛋白合成障碍可能延迟。

一般拔牙或小手术用局麻者,特别是术后能进食者,对糖尿病的影响较小,对糖尿病原有的治疗方案不必改变。拔牙时,空腹血糖以控制在8.88mmol/L(160mg/dl)以下为宜。未控制而严重的糖尿病,应暂缓拔牙。

糖尿病病人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1~2h进行,因此时药物作用最佳。术后应注意进食情况、继续控制血糖,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牙拔除术的禁忌证之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指外周血液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一般伴有红细胞数量或压积减少。WHO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氰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为: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为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

皮肤和黏膜苍白是贫血最常见的体征。观察指甲、手掌皮肤皱纹处、口唇黏膜和睑结膜等处,对诊断均有帮助。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思想不集中等皆为常见症状。血红蛋白低于60g/L者,约30%病人可有心电图改变。

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血细胞比容在30%以上,一般可以拔牙。慢性贫血者因机体已有良好适应性和代偿功能,即使血红蛋白较低,也能耐受_般手术。但老年或动脉硬化者,血红蛋白应先保持在100g/L左右,以防止术中术后出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

口腔门诊一般多见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贫血,皮肤及黏膜可有出血瘀点或瘀斑。血液检查时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均减少,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也延长。如经治疗已缓解且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者,可以拔牙。

2)巨幼细胞性贫血;

主要由体内缺乏维生素Bl2或叶酸所致。临床上有三种主要类型,即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叶酸缺乏为主,恶性贫血,以及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如贫血不严重,对拔牙耐受性良好者,可以拔牙。

3)缺铁性贫血:

是体内缺铁的发展结果。最早是贮存铁耗尽;继之为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最后才发生缺铁性贫血。以上三阶段总称为铁缺乏症。本病在妇女、婴幼儿及儿童更为普遍。贫皿不严重者可耐受拔牙。

4)溶血性贫血:

门诊见到者多属慢性、起病缓慢,症状轻,有贫血、黄疽、肝脾肿大三大特征。溶血性贫血,尤其是自身免疫性者(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者,术中或术后有发生溶血危象或肾上腺皮质危象的可能,应与有关专家合作拔牙。

5)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周围血自细胞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绝对计数持续低于2×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如低于1×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在多数情况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同,但抑制的程度不同。

中性粒细胞如低于l×109/L时,易引起严重感染和影响创口愈合,应避免拔牙及手术。如中性粒细胞在(2~2.5)×109/L,或白细胞总数在4×109/L以上,病人可耐受拔牙及手术。

不同类型牙的拔除术


不同类型牙的拔除术

1.牙体病损牙体组织龋坏或破坏严重、用现有的修复手段已无法恢复和利用者可拔除。如牙冠破坏严重而牙根经治疗后可用桩核、根帽等方式利用者应尽力保留。一些牙隐裂经一定治疗后可考虑保留。

2.根尖周病根尖周病变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等方法治愈者可拔除。应当注意的是根尖周病变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应慎重判断。

3.牙周病晚期牙周病,牙周骨组织支持大部丧失,采用常规和手术治疗已无法取得牙的稳固和功能。

4.牙外伤冠折通常经过治疗处理是可以保留的。冠根折应依据断面位于龈下的位置、松动度、牙周组织状况、固定条件等综合考虑是否保留;也可经冠延长等手术改良条件后留存患牙。根中1/3折断一般为拔牙适应证。根尖1/3折断可经治疗后观察。脱位或半脱位的牙,如牙体组织基本完整,均应复位保留。

5.错位牙影响功能、美观、造成邻近组织病变或邻牙龋坏,不能用正畸等方法恢复正常位置者均可考虑拔除。

6.额外牙额外牙常会引起正常牙的萌出障碍或错位,造成错耠畸形,常为拔牙适应证。

7.埋伏牙、阻生牙引起邻牙牙根吸收、冠周炎、牙列不齐、邻牙龋坏均应拔除。青少年病人发现阻生的恒牙,有条件的可采用正畸治疗。部分阻生牙也可采用牙移植的方法加以利用。

8.滞留乳牙影响恒牙萌出者应当拔除。如成人牙列滞留的乳牙,但对应恒牙先天缺失或无法就位,可暂保留。

9.骨折累及的牙因颌骨骨折或牙槽突骨折所累及的牙,应根据牙本身的情况决定,尽可能保留。

10.治疗需要因正畸治疗需要进行减数的牙;因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囊肿或良性肿瘤累及的牙,可能影响治疗效果者均为拔牙适应证。恶性肿瘤放疗前,为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拔牙适应证可适当放宽。

11.病灶牙引起颌骨骨髓炎、牙源性上颌窦炎等局部病变的病灶牙为拔除适应证。内科疾病的病灶感染学说认为在极少数情况下,口腔内患牙的局部病变可能会成为远隔组织、器官疾病的致病因素,可能引发亚急性心内膜炎、某些肾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等。在相关科医师的要求下可慎重考虑拔除。

牙拔除术中的神经损伤


牙拔除术中的神经损伤

拔牙时可能损伤的神经有颏神经、舌神经、鼻腭神经、颊神经和下牙槽神经。鼻腭神经和颊神经经常在手术翻瓣时被切断,但可迅速恢复,一般不产生影响。颏神经损伤发生在下颌前磨牙区手术时,多由于切开翻瓣或器械滑脱造成,如为牵拉或触压造成,可在数月后恢复功能。

下牙槽神经损伤90%发生于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时。其发生原因与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解剖上邻近密切相关,也与拔牙难易、拔牙方法、拔牙技术有关。术前应仔细观察X线片,了解牙根与下颌管的关系。术中操作应正确。发现牙根已进入下颌管,应及时扩大牙槽窝后取出。神经如已受损,术后应给予预防水肿、减压及促神经恢复的药物或理疗等。

舌神经损伤在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时亦易发生。主要见于舌侧骨板折断或器械滑脱的情况下。了解局部解剖结构和轻柔操作可避免损伤。

关于牙拔除术中的组织损伤


关于牙拔除术中的组织损伤

患者在局部麻醉状态下,下唇感觉迟钝,被牙钳柄夹住没有察觉,术者可能因注意力在钳喙端而忽视钳柄侧,造成损伤。骨凿、牙挺使用时支点不牢、用力过大、保护不到位而导致器械滑脱,刺伤腭、口底等邻近组织。黏骨膜瓣设计过小,术野暴露不充分,强行牵拉可致黏骨膜瓣的撕裂。

使用钻,尤其是高速涡轮钻,如保护隔离不力,会将软组织缠卷损伤。软组织损伤后,会引起组织的出血、肿胀、疼痛,甚至感染。操作时保持可靠的支点,使用有控制的力,稳妥有效的保护,避免过度牵拉是防止发生软组织损伤的要点。软组织撕裂伤应仔细复位缝合。牙挺所致的穿刺伤较深,处理时可不缝合,即使有继发感染,也可由此获得引流。

掌握牙拔除术基本原则


掌握牙拔除术基本原则

现代牙槽外科已成为牙科学和外科学的交叉学科,在手术实施的基本原则方面,也应遵循现代外科和牙科的基本要求。包括精确化的术前评估、微创化的手术实施、系统化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拔牙难度的综合量化分析如表所示。

表 综合量化分析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






精确化的术前评估

如同所有外科手术一样,术者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并做详细专科和全身检查。良好的术前评估和准备是避免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基础。术前评估的内容包括:术区及邻近组织解剖结构特点、手术实施相对难度、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者自身的手术技术和临床工作条件。

术前评估可能受临床医生经验影响。例如,年轻医师可能因对牙拔除相关难度因素掌握不够全面,对牙拔除难度的估计偏高,导致采用不必要的外科手术手段,造成过多手术创伤;但对于富有临床经验的医师来说,则可能因未足够重视术前评估,出现低估手术难度的倾向,导致手术不能顺利进行,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和手术创伤增大。

建立量化的综合评估体系,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手术难度,更为完善地制定手术计划,以及更为合理地进行围手术期处置,从而有效避免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在牙拔除术中可选择牙片、全景片或锥型束CT(CB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详细掌握患牙局部解剖特点,同时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口腔局部情况等个体临床因素,制定综合量化评分表,判断患牙拔除难度。在难度判断的基础上,术者应向患者说明拔牙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根据自身临床经验做出合理的建议。在不具备手术条件、手术经验或手术设备的状况下,应建议患者及时转诊或会诊,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微创化的手术实施

牙拔除术的设计实施应遵循现代外科学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综合量化分析阻生齿第三磨牙拔除难度,判断标准:容易(6~10分);较难(10~14分);困难(≥14分):损伤控制外科理念(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微创外科理念(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精准外科理念(precise surgery)、器官保护理念(organ protection)、器官替代理念(organ replacement)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总结起来,关键的两点就是以微创化的手术促进功能化的恢复。

例如,在阻生牙拔除术中,设计较小的牙龈黏膜切口,通过采用专用的牵拉显露器械,保证充分显露术野的同时,减少软组织损伤;设计合理的牙齿阻力去除方案,通过采用专用外科微动力系统和磨切钻头,精准分切牙体组织并分别取出,从而减少牙槽骨损伤,实现拔牙牙槽窝“微创”;采用咬合垫辅助张口,保护颞下颌关节,避免因长时间大张口导致关节损伤等。

此外,应强调牙科助手的重要性。四手操作已成为现代牙科的基本要求,助手应在术中随时吸净口腔内唾液以及冷却喷水等,使患者处于一种尽量舒适的状态。牙槽外科对四手操作的需求也不例外,助手同时还要帮助核对牙位、牵拉显露术野、清理术区渗血等,使术者能够清楚看到术区结构和周围组织情况,避免意外损伤。良好配合,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对于避免或减少各种术中术后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系统化的围手术期处理

由于牙拔除术操作过程及术后愈合过程均处于口腔有菌环境中。手术可引起局部牙、骨、黏膜、肌肉等多种硬软组织的复合性损伤,常见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感染等并发症,属于机体对手术损伤的生理反应及其继发过程,为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应制定系统化的围手术期综合处理方案。

例如,大量研究已证实,术前应用解热镇痛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避免或减轻术后疼痛、肿胀、感染等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同时减少或避免术后药物过量使用。应根据手术难度估计和手术设计实施,设计必要的术前用药方案。

术后处理是对术前计划的重要补充,主要根据术中发现的问题,做出相应处理。例如,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采用止血药物填塞、创口缝合、观察等方法,还包括根据手术过程及创伤情况,结合术前用药情况,对术后药物使用种类和时间进行调整,以抑制各种术后并发症,促进其早期恢复。

牙拔除术有哪些适应症?


牙拔除术有哪些适应症?

口腔科医师的责任首先是保存牙齿,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功能和美观,所以牙拔除术的适应证是相对的。

1.牙体病损

牙体组织龋坏或破坏严重、用现有的修复手段已无法恢复和利用者可拔除。如牙冠破坏严重而牙根经治疗后可用桩核、根帽等方式利用者应尽力保留。一些牙隐裂经一定治疗后可考虑保留。

2.根尖周病

根尖周病变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等方法治愈者可拔除。应当注意的是根尖周病变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应慎重判断。

3.牙周病晚期

牙周病,牙周骨组织支持大部丧失,采用常规和手术治疗已无法取得牙的稳固和功能。

4.牙外伤

冠折通常经过治疗处理是可以保留的。冠根折应依据断面位于龈下的位置、松动度、牙周组织状况、固定条件等综合考虑是否保留;也可经冠延长等手术改良条件后留存患牙。根中1/3折断一般为拔牙适应证。根尖1/3折断可经治疗后观察。脱位或半脱位的牙,如牙体组织基本完整,均应复位保留。

5.错位牙

影响功能、美观、造成邻近组织病变或邻牙龋坏,不能用正畸等方法恢复正常位置者均可考虑拔除。

6.额外牙

额外牙常会引起正常牙的萌出障碍或错位,造成错耠畸形,常为拔牙适应证。

7.埋伏牙、阻生牙

引起邻牙牙根吸收、冠周炎、牙列不齐、邻牙龋坏均应拔除。青少年病人发现阻生的恒牙,有条件的可采用正畸治疗。部分阻生牙也可采用牙移植的方法加以利用。

8.滞留乳牙

影响恒牙萌出者应当拔除。如成人牙列滞留的乳牙,但对应恒牙先天缺失或无法就位,可暂保留。

9.治疗需要

因正畸治疗需要进行减数的牙;因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囊肿或良性肿瘤累及的牙,可能影响治疗效果者均为拔牙适应证。恶性肿瘤放疗前,为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拔牙适应证可适当放宽。

10.病灶牙

引起颌骨骨髓炎、牙源性上颌窦炎等局部病变的病灶牙为拔除适应证。内科疾病的病灶感染学说认为在极少数情况下,口腔内患牙的局部病变可能会成为远隔组织、器官疾病的致病因素,可能引发亚急性心内膜炎、某些肾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等。在相关科医师的要求下可慎重考虑拔除。

11.骨折累及的牙

因颌骨骨折或牙槽突骨折所累及的牙,应根据牙本身的情况决定,尽可能保留。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